近日,第30届亚太质量组织国际会议在全球瞩目下落幕,中天科技一举斩获“全球卓越绩效奖”(World Class Winner)与“亚太质量组织国际最佳实践奖”(AIBP),成为本年度亚太地区该领域唯一包揽双奖的企业。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受邀参会领奖时表示,这份认可印证了企业对质量信仰的坚守与卓越绩效的追求,更将成为持续高水平发展的强劲动力。
这份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恰是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匠人精神的当代诠释。展望未来,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驰表示,在“十五五”期间,中天科技将全力以赴,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答卷。
中天科技的质量提升之路,始于一场刻骨铭心的“质量阵痛”。1998年春季,行业抽检通报中天层绞式光缆渗水试验不合格,企业声誉受损,订单锐减。危难之际,中天科技主动召回产品,将事件发生日定为“质耻日”,每年以主题活动铭记教训,质量意识自此深植人心,并逐步构建起融合先进理念、坚实体系、深厚文化与前沿技术的特色质量管理体系。
此后中天科技在质量之路上步履坚定。继斩获南通市市长质量奖、江苏省质量奖后,于2019年向全国质量奖发起冲击,历经资格审核检查、资料评审、现场考核等多轮严苛遴选,中天科技最终脱颖而出,赢得中国质量领域的“金牌”。一年后,中天科技再攀高峰,斩获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
据了解,中天科技质量体系的核心“品质铁三角”,将战略定位、体系保障与文化理念深层次地融合,同时依托“精益化—自动化—智能化”演进路径,持续深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质量管理的协同衔接。
在技术门槛极高的海底光缆领域,中天科技构建了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每根海缆均配备唯一“身份证”实现全程可追溯,经极限环境测试保障25年零失效。同时,中天科技将绿色制造理念融入质量管理体系,把能耗控制、资源回收率等绿色指标纳入核心质量考核,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企业的质量担当与社会责任。
据了解,今年申报“全球卓越绩效奖”和“亚太质量组织国际最佳实践奖”,中天团队历时数月打磨数百页申报材料,深夜攻坚推敲案例、筛选数据,系统阐述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关键理念、方法和成果。那段时间,办公楼深夜的灯光见证着中天人的执着。面对全球专家盲审与现场质询,中天团队详细阐释每个“最佳实践”的背景、创新性、实施过程和量化成果,从容展示了一个中国企业如何将卓越绩效模式深度融入企业基因。斩获两项国际大奖,是中天科技迈向全球化一流企业的重要里程碑。
从服务“东数西算”工程的高端光纤,到支撑“双碳”目标的新能源电缆,再到连接全球的海底通信网络,中天科技用实践印证:质量是企业抵御风险的“压舱石”。
架空导线以高标准服务全球电网建设,20年来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破解多项电网建设关键难题。面对德国客户“微米级线克”的极致要求,中天科技经分析、试制、改良、定型全流程管控,圆满完成批量交付并获认可;其“高性能架空导线材料与制备技术”项目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作为芬兰国家电网战略供应商,自2013年合作以来累计供货超1.5万公里,现有框架合同将延续至“十五五”。
电力光缆OPGW化身电力天路的“钢铁神经”,针对电网跨越高寒、高原等恶劣环境的需求,中天科技依托最高海拔5300米、最低温-60℃的国网青藏联网工程,研发“超低损耗、超低温度、超长距离OPGW”,该工程已平稳运行14年。为坚守品质,中天科技斥资近亿元建成国内同行顶级规模的通信与电力产品检测中心——行业首家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配备最低温可达-80℃的领先光缆温度循环试验箱,满足极寒环境下OPGW性能测试,助力其成为单项冠军产品。
自2000年研制成功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天科技的OPGW产品已远销欧美、东盟、非洲、拉美、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受市场赞誉。
蛛网光缆破解高密度传输难题。随着数据中心呈爆发式增长,高密度传输需求日益迫切。中天科技紧跟行业趋势、精准回应时长需求,推出新新一代超大芯数解决方案——蛛网光缆。
不同于传统光缆,蛛网光缆采用独特结构设计,灵感源自蜘蛛织网对丝线疏密与衔接的精准把控,让每组光纤兼具独立传输稳定性与灵活形变特性。
核心性能实现“密度飞跃”。蛛网光缆采用光纤平铺成带、展开成网、卷曲成束的设计,柔韧性极强;同外径下,纤芯容纳量较传统光缆提升60%以上。
目前,中天科技已为大型园区骨干网核心枢纽、城域网、数据中心等场景提供多元解决方案,累计交付里程超1000公里。
中天海缆全流程精准管控赋能绿色发展。中天海缆生产基地内,143米高的“产业高塔”格外醒目——塔内两条立式全进口VCV交联生产线,正源源不断地产出被誉为“光电缆之王”的海缆核心组件。
伴随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型,中天海缆推出超高压直流海底电缆,最大输电距离提升超百公里,为远距离、大容量海洋电能输送提供关键支撑。依托全球领先的超高压海底电缆系统技术,企业深度整合智能化产线、工业机器人、智能仓储与AI质检系统,构建全流程数字化质量监控体系,以技术硬实力保障产品高可靠性。
在标准制定与技术突破上,中天海缆持续输出“中国智慧”:作为中国唯一参与企业,主导国际大电网(CIGRE)《海底电缆铠装损耗》《动态海底电缆机械测试技术规范》两项国际标准制定。
走出江东科技工厂风淋室,胡姊娟在超净间的仪器行列熟练测试着各项数据,确保每台设备都处于最佳状态。谈到今年“国缆检测杯”的获奖历程,她感慨道:“备赛期间,同事们丝毫没有保留地交流经验。即便是奔赴赛场的大巴上,大家仍在热烈探讨技术细节,那种全情投入的场景令我至今难忘。”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她在赛场脱颖而出,斩获竞赛一等奖。这份荣誉不仅见证了她的专业成长,更是中天科技推进“多能、高能、传能”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生动写照。
电力光缆自动化生产车间内,朱铁军专注操作拉丝机。针对油井光缆“大壁厚钢带接带”技术难题,他所在团队历经三个月攻关,突破生产的基本工艺瓶颈。团队深挖有限国外资料,攻克受热变形、焊接夹层、材料热传导等技术难题,产品经一年验证合格率达100%,彰显了产业工人的创新力量与中天科技的高端制造底蕴。
“国缆检测杯”光纤光缆检验组个人优胜一等奖获得者孙磊坦言:“这份荣誉属于中天沃土。”他感谢公司全国首创的“知识产权银行”众创平台,该平台激发全员创新热情,其所在小组几乎包揽该组别一、二、三等奖。
中天海洋系统总经理郭朝阳与集团副总工曹珊珊这对博士伉俪,同样书写着创新篇章。郭朝阳带队研发国际领先的海底电缆产品,曹珊珊自主开发的大棒拉丝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作为江苏省首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中天科技搭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等顶尖平台,让百余位博士在内的人才充分的发挥价值。
从生产一线工匠、检测骨干到科研精英,1.6万中天人以扎实功底和严谨态度践行“六精”理念。这个专业人才团队,正是中天科技卓越产品的质量的核心根基,更以实际行动让“中国制造”在世界舞台越发耀眼。
如今,中天科技的产品已跨越山海、连接世界,这背后离不开中天人对“以品质立尊严”这一理念的执着坚守。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天科技将以质量为帆、以创新为桨,在数智化浪潮中破浪前行,继续以极致匠心铸就“中国质量”全球名片。(钟欣)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